關閉→
當前位置:尚之範>生活>心理>經濟人模型名詞解釋

經濟人模型名詞解釋

尚之範 人氣:2.46W
經濟人模型名詞解釋

經濟模型是指經濟理論的數學表述。經濟模型是一種分析方法,它極其簡單地描述現實世界的情況。現實世界的情況是由各種主要變量和次要變量構成的,非常錯綜複雜,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則就不可能進行嚴格的分析,或使分析複雜得無法進行。

透過作出某些假設,可以排除許多次要因子,從而建立起模型。這樣一來,便可以透過模型對假設所規定的特殊情況進行分析。經濟模型本身可以用帶有圖表或文字的方程來表示。

經濟學的研究是透過對社會各種現象建立模型來進行的,透過一個模型,我們可以簡單地表示現實世界的情況。這裏的重點在“簡單”兩個字上。一個模型的力量在於能去除無關的細節,從而讓經濟學家把重點放在經濟現實的基本特徵上。在建立模型時,選擇正確的簡化方法具有一定的藝術。一般來說,我們要採用的是最簡單的並且能夠描述出我們正在考察的經濟狀況的模型,然後再逐步增加複雜的因素,使模型變得更爲複雜同時也更符合實際

“經濟人模型”即追求個人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從利己出發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就是“經濟人”。

亞當•斯密根據物競天擇自然演進法則,充分肯定利己心的社會作用,認爲“自愛”(自利)是人類一種美德,把人們追求自身利益看作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必要條件。

在《國富論》中,他將人們追求利得視爲基本常識作爲其理論基礎,在他看來,投資人行爲動機是利己的,不是爲社會作貢獻,他們的動力大小來自利潤的大小。

經濟人”(economic man)又稱“理性—經濟人”、“實利人”或“唯利人”。這種假設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提出。他認爲人的行爲動機根源於經濟誘因,人都要爭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工作就是爲了取得經濟報酬。爲此,需要用金錢與權力、組織機構的操縱和控制,使員工服從與爲此效力。這種假設起源於享樂主義,再經19 世紀合理主義的影響而形成是雪恩 在《組織心理學》中提出。

此假設認爲,人的一切行爲都是爲了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利益,工作是爲了獲得經濟報酬。

TAG標籤:#模型 #名詞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