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尚之范>生活>心理>隧道进洞之前需要做哪些规划

隧道进洞之前需要做哪些规划

尚之范 人气:2.4W
隧道进洞之前需要做哪些规划

1、 开工前现场施工的调查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隧道开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编制和校核设计文件,并充分了解以下要点:

1) 隧道线路设计方案的选定经过。

2) 隧道与所在区段的总平面、纵断面设计的关系。

3) 设计的勘测资料,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测绘、气象、钻探、测量资料,要求齐全,必要时进行勘查核对。了解对隧道有影响的水源的保护措施,以及隧道穿过复杂煤层、溶洞、断层、坍体等不良地质和流砂、流泥、涌水等不良地段是否将造成施工极端困难。

4) 隧道进出口的设计位置是否恰当。洞门和洞身的衬砌类型、式样,以及辅助坑道的类型和位置是否适应现场实际条件。洞口仰坡边的稳定程度是否能保证施工和运营的安全。

5) 设计的施工方法和有关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实际。

6) 洞门与洞口地段其他各项工程的相互关系。

7) 洞口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的安排是否妥善。

8) 通过调查研究,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埋深和工期要求,结合劳力、施工技术水平与机械设备、能源、交通、物资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应简明扼要,主要有施工方法、施工场地布置、施工进度安排(包括施工准备工作)、工程数量、人员配备、材料(包括大堆材料)、机具设备、电力、运输和通信线路等需要量以及有关安全、质量、技术、节约等措施若对以上各项有改善意见,及时提请变更设计。

2、 施工场地规划

1) 施工场地,要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给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创造条件。要绘制“总布置图”,向现场单位、部门交待清楚,共同执行,其内容包括:

(1) 轨道运输的卸渣线、编组线、牵出线和各种作业线的布置

(2) 运输道路、场内道路和其他运输设施的位置

(3) 风、水、电力、照明、通讯、管线与设施位置

(4) 大型机具组装、停放位置

(5) 机具加工维修,木工、混凝土拌合等附属设施厂地

(6) 大堆料堆放场地与水泥库房位置

(7) 生产、办公、生活等房屋与设施位置

(8) 卸渣场位置和范围等。

2) 隧道施工现场总体要求:

(1) 洞口边设置工程概况揭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形象进度牌、责任划分牌、隧道施工工序作业状态图、隧道正断面图、隧道施工安全措施牌,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安全标准及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牌等各一块

(2) 在洞口挂有“入洞必须戴安全帽”、“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穿好防护靴”、“严禁明火”、“严禁汽油车入内”等 警示标志

(3) 距离隧道口20-30m(结合地形可适当放宽)处设置三级沉淀池

(4) 隧道内照明、通风、排水设施及性能良好,交通运输道路平整无堵塞,施工使用的各类机械管理有序、规范

(5) 洞内动力线、照明线、高压风管、通风管、水管等各种管线布局合理,顺直成线,设有保护措施、不漏电

(6) 洞内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设有“有电,危险”等警告牌(规格尺寸0.4m×0.4m)

(7) 高压风管、通风管和水管接头牢固、结实、可靠,不漏风、不漏水,不侵限

(8) 进入洞内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负责开挖、喷锚的施工人员按要求穿戴劳动安全防护用品

(9) 洞内通信联络畅通,设有专职安全员,佩戴安全员袖标巡视,主要负责洞口、掌子面安全员熟知安全措施并落实职责,有每日安全检查情况的详细记录

(10) 爆破施工有设计,有审批,爆破过程防护安全体系和措施有保障

(11) 施工按照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隧道开挖得到及时支护、衬砌,搭设的脚手架平稳、牢固、安全可靠

(12) 施工现场备有充足的应急物资,如型钢、方木、圆木、钢管、钢筋等。

3、 洞口区域有关工程施工安全的统筹安排

洞门各项工程,应结合洞外场地与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及早完成。地形、地质不利者,宜在冬季、雨季前做好,以利洞口稳定和正洞施工安全。当洞口可能性出现滑坡、斜面崩坍、地表下沉、偏压、地基承载力不足、开挖工作面坍塌、涌水等危险时,应及时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注浆加锚固与抗滑桩,从地表加固围岩和地表排水洞内排水、墙部打桩、超前钢管、开挖工作面锚喷、初期支护闭合、加固底部围岩、护坡、钢架支撑下部垫板等措施,防止险情扩大发生重大“封口”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有关具体问题处理原则如下:

(1) 洞口近处的桥梁墩台、涵洞、下挡等工程,要考虑到隧道弃渣的需要及早完成。

(2) 当发现洞口处有坍方、泥石流、落石等威胁以及边坡、仰坡过高时,可提出改变设计意见,如“早进晚出”延长洞口,设置明洞或增加支护工程。

(3) 洞口坡顶天沟、洞门排截水沟、路堑排水沟,要及早完成,并构成排水体系,以防因排水不当造成坍塌。严寒地区、洞内向外的排水沟,应具有防寒的冬季排水性能(如保暖暗沟)。

(4) 刷仰坡、边坡,要自上而下,一次挖成,并随时处理危石与隐患,护砌工程也要紧跟完成,尽量缩小开挖暴露面。地质条件差时,应采取措施,如放缓坡度、护砌、喷锚支护,做抗滑桩、降水对倾斜岩层或层理结合差与软硬岩石层,要防止切断岩脚引起坍滑。

(5) 洞口土石方工程,不要采用大爆破施工。

(6) 洞门圬工工程应尽早安排施工,施工完毕应及时对排水系统和仰坡防护进行再处理。

(7) 洞门工程施工人身安全的重点是:

高处作业预防坠落凡是在垂直高度大于2m,或在大于1:1的坡面上垂直高度大于3m处作业者,都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绳,并拴在坚固的基桩上,并不得多人系在同一根绳上若是工作量较大砌体等,则应搭设工作平台,安装栏杆,挂安全网。

使用索道运输料具,其索道必须经主管工程师设计、检验认可,并制订管理制度,确保不断绳、不倒架、不坠物、不伤人、机。

通往山上的人行道路,其宽度应不小于0.7m,当坡度大于25°时,应作成台阶状,并设单侧栏杆扶手。

严禁双重作业。

4、 临时工程和附属辅助生产设施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现场规划确定的临时工程和设施,大部分应在正式工程开工前完成。首先要做到“三通一备”(运输道路通,电力、通讯通,给水通,临房、工作场地齐备。又称通路、通电、通水,场地齐备)。而这些临时工程又具有战线长、工期短、数量大、工点分散、管理不便的特点,不安全因素随之而来。在临时工程施工中发生各类事故的案例很多。同时由于临时工程和设施不符质量标准而影响到正式工程,施工中发生各类事故也不乏其例。故而临时工程施工、安装的安全、质量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主要项目注意事项如下:

1) 临时道路

应结合地形地貌根据正式工程运量和工期确定技术标准。年均日通过的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在200辆以下的汽车便道,一般可选用四级公路标准,主要标准为:

(1) 计算行车速度:平原微丘40km/h,山岭重丘20 km/h

(2) 车道宽度3.5m

(3) 路基宽度6.5m

(4) 极限曲线最小半径:平原微丘60m、山岭重丘15m

(5) 停车视距:平原微丘40m,山岭重丘20m

(6) 最大纵坡:平原微丘6%,山岭重丘9%

(7) 桥梁设计车辆荷载:一般为汽车10t,履带50t,同时应考虑铁路施工的重型机械设备的特殊要求

(8) 路面等级不宜过低,可采用泥结碎石、砾石面层

(9) 在急弯、陡坡、桥头引道和6m以上的高路堤等地段,均应设置护栏、防护石墩或护墙,在积雪严重和过水路面、漫水桥上,应设置明显标杆

(10) 按有关规定设置警告、禁令、指路标志。

如临时道路为路基宽度4.5m的单车道时,应根据地形在适当位置设会车道,其地点应能使司机看到相邻前后两车道驶来的车辆。会车道的路基宽度应不小于5.5m,有效长度不小于10m,最小曲线半径不宜小于30m。

临时道路设计,当连续纵坡均大于5%时,应在其间加不大于3%的缓和坡段。

临时道路施工安全,要注意:严禁在同一山坡上下重叠作业路堑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施工、禁止先拉槽后刷坡的错误作法。作业人员需戴安全帽高处作业要拴安全绳半路堑段机械施工,必须设置安全警戒标志,专人指挥,防止翻车事故。爆破时应遵守有关安全规则。需要设置临时渡口和码头时,对位置、设施、管理要按航运部门有关规定办理。

TAG标签:#规划 #进洞 #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