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尚之範>生活>心理>白馬藏族與嘉絨藏族區別

白馬藏族與嘉絨藏族區別

尚之範 人氣:1.76W
白馬藏族與嘉絨藏族區別

白馬藏族的風俗習慣、文化、宗教信仰都與其他地區藏族有所不同。白馬藏族講藏語,卻不識藏文,普遍使用漢文。除了信仰苯教和藏傳佛教外,白馬藏族還信仰太陽神、山神、火神、五穀神等自然神靈,但他們一般不修廟宇,只在家供奉祖先的牌位。因此,眾多的民族學和史學家認為,白馬藏族是古代氐族的後裔,大批吐蕃軍民隨軍而來與氐族雜居,使一部分氐族逐漸喪失了固有的文化特徵,形成了藏化的氐人,也就是今天白馬藏族的祖先。

白馬藏族的文化有雙重性和多樣性的特點,語言方面有藏語同源詞,也有羌語詞彙。服飾也很有特色,帽頂前端有一簇錦雞頸羽裝飾並插白色雄雞尾羽,這是白馬藏族的標誌。男子插一支,女子插兩三支。男子插一支挺直的羽毛,表示心要直,人品要好女子插幾支彎曲的羽毛,象徵美麗,這種帽子被當地的白馬人稱之為“沙嘎”。

嘉絨藏族是指金川、小金、馬爾康、理縣、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區,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區、涼山州等地,居住的講藏語方言嘉絨話,並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藏族人,他們被稱為嘉絨藏族,藏區稱這地區的藏民為“絨巴”(農區人)。

“嘉絨”一名因墨爾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爾多神山四周地區。而古代稱之為“嘉良夷”、“白狗羌”、“哥鄰人”、“戈基人”等的“羌、氏、夷”部落,實為“皆散居山川”的土著居民。在吐蕃第九代贊普佈德貢甲時期,即大約東漢順帝時期(126年),吐蕃地區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就由吐蕃傳入了州境,並逐漸興巨集起來,吐蕃文化的傳入和對嘉絨藏族古代先民的影響始自東漢,佛教則晚於8世紀吐蕃王朝赤松德贊時期才在州內發展起來、由於宗教文化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長期影響,佛教(早期是本波教)逐漸成為上述部落全民的信仰,加上吐蕃大量移民和軍事佔領與統治,經過一千多年的融合、同化,與吐蕃長期的相互交往,從而形成今日統一的嘉絨藏族。

TAG標籤:#嘉絨 #白馬 #藏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