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尚之範>生活>心理>賴子起源

賴子起源

尚之範 人氣:2.15W
賴子起源

1、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的後裔烈山氏,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中國史稿》、《炎黃源流史》等記載,炎帝后裔有四支,屬於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通厲,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古時的烈山氏後有一支東遷,於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後裔以國名為氏,稱賴氏。

2、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弟叔穎的封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通志·氏族略》及《文獻通考》等資料所載,周武王姬發有弟姬叔穎,是周文王姬昌的第19個兒子,他在周武王十三年(前1122年)被封於賴(今河南潁川),子爵,後建立賴子國,史稱“賴子”。後遷都於汝寧(今河南息縣褒信鎮)。“賴”字在春秋時期字義與讀音和“厲”字相通,同音通假,因此賴子國也被稱為厲子國。至春秋時期周景王姬貴七年(楚靈王羋圍三年,前538年),賴子國為楚靈王熊虔(羋圍)親率大軍所滅。其王族後裔以及部分國民以故國名為姓氏,稱賴氏、厲氏,該支賴氏史稱賴氏正宗,是為河南賴氏,正確讀音作li,今讀作lai亦可,與息州厲氏同宗同源。

3、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4、源於阿昌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阿昌族賴氏,一部分源出阿昌語“喇來”,因其尾音與漢語“賴”字諧音,故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冠以漢姓為賴氏另有一部分是川、滇一帶的賴氏族人因避戰亂而融入阿昌族,將賴姓帶入阿昌族,世代相傳至今。

5、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滿族賴布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後多冠漢姓為賴氏、欒氏、布氏等。

6、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今臺灣省土著少數民族中有賴氏族入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縻政策及改士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賴氏,或內地賴氏族人因避戰亂逃至臺灣省後融入土著族,或長者賜姓為漢姓賴氏,世代相傳至今

TAG標籤:#賴子 #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