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尚之範>生活>心理>中國古代有一兩餐的習慣為什麼

中國古代有一兩餐的習慣為什麼

尚之範 人氣:1.03W
中國古代有一兩餐的習慣為什麼

因為古代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以農業為主,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早出門幹農務,直到太陽下山時才收拾回家吃晚飯。因此,便形成了這種一日兩餐的飲食習慣。

另外在古代社會農耕經濟雖然發達,農民們每天起早貪黑辛勤勞作,雖然能夠獲得大量糧食,但是農民一直都處於被統治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地位,辛勤付出的農民階級,最後能夠剩下的糧食也僅夠餬口。如果遇到連年災害糧食收成不好,農民的糧食就會所剩無幾。所以為了生存百姓們都會省吃儉用儲存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在這樣不得已的前提之下,只能是一日兩餐拮据度日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這樣的習慣。

中國是一個農耕文明非常發達的國家,在古代一直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也就是說,古人們起床和休息的時間,和太陽的規律差不多。一般來說,人們8點多出門下地勞作,到了晚上7點差不多就休息了。不但農民是這樣,就連當時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這個模式。

人們一天都是吃兩頓飯,一次是早上起來,另一次是下午兩點左右。由於相隔時間長,所以當時都講究吃飽。

從商朝開始,人們逐步形成了一日兩餐的生活習慣。這一習慣到了清朝晚期才被打破。

TAG標籤:#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