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尚之範>生活>心理>形容鳥類的古代詞語

形容鳥類的古代詞語

尚之範 人氣:1.58W
形容鳥類的古代詞語

從歷史次序看,稱“鳥”比稱“禽”要早很多。古人很早就認為鳥類有語言,只不過與人類不可以相通。由此認定某些具有特異技能的人可以通“鳥言”。《周禮》中有“夷隸掌役牧人、養牛馬,與鳥言”的記載。其中“鳥言”雖不成詞,但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用“鳥”而不用“禽”。

“鳥言”作為一個名詞始見於晉。晉世鼓吹歌曲《伯益》篇中有“智理周萬物,下知眾鳥言”之句。《華陽國志》亦載楊宣“師事楊翁叔,能暢鳥言”。直到唐以前,古人稱述鳥類語言一直稱“鳥”而不稱“禽”。《魏書》列傳第八十三序中有“變水處之文身,化鳥言於人俗”之語。《北史·王儦傳》亦載其“天文、律歷、醫方、卜相、風角、鳥言,靡不閒解”。

上引《魏書》中“化鳥言於人俗”一句,“鳥言”實際上指代人語。這一用法在唐人筆下頗多發揮,如韓愈《送區冊序》有“鳥言夷面”、李商隱《異俗二首》稱“鳥言成諜訴”,此後便習以為常。宋人詩中亦有“樹驚人面果,俗駭鳥言夷”、“弄孫何許翁,夷面復鳥言”之句。當然就本義而論,所謂“鳥言”即鳥鳴。作為“鳥言”用法的大宗,類似例證在宋以後不斷重現。如王安石“真須強學人間語,舉世無人解鳥言”、明人顧璘“石嶺尋蹊聽鳥言”、李舜臣“融雪滋花色,微風送鳥言”之類,不勝枚舉。

如果注意區分古人筆下鳥類語言的內容,按理解程度可分為四類:A.現象描述,僅指鳥鳴行為B.聲音特徵,描摹鳥鳴的聲調或音色C.意義轉述,揣測鳥類心思,將其內容翻譯成人語D.因聲求義,將鳥鳴視同在與人類説話,直接記錄成人類語言。以此對“鳥言”、“鳥語”、“禽言”、“禽語”四個詞的含義進行辨析,其間區別相當明顯。

“鳥言”在大部分情況下只是單純用來形容鳥鳴,並不涉及其具體內容。如明人張元凱“高卧禪家白板扉,深林落木鳥言稀”之類,當然屬上述A類用法。歐陽修所謂“鳥言我豈解爾意,綿蠻但愛聲可聽”,其中“鳥言”雖仍指鳥鳴,但下句有其聲調特徵,且有“綿蠻”的擬聲詞在,顯然應屬上述B類用法。類似情形又如清人查慎行的“秋水澄鮮魚味美,曉山葱蒨鳥言清”,其中“清”字已經在對其音色特徵進行描寫。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從未將上述D類用法稱為“鳥言”。《詩經·鴟鴞》雖通篇都是鳥説的話,然究其實,仍不過是對“鳥言”加以翻譯而得到的結果,屬上述C類用法。其他類似以擬人手法轉譯的“鳥言”也當作如是觀。

TAG標籤:#詞語 #鳥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