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尚之范>生活>心理>20世纪前中期时代的主要特点

20世纪前中期时代的主要特点

尚之范 人气:2.6W
20世纪前中期时代的主要特点

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抗战与解放战争并存。

大事记如下:

一、1931-1945年,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二、1940年,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

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三、1941年,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

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四、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5月后,他们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反对各种不合理问题的分散斗争,举行了“五四”纪念活动。上海学生进行了反内战、反压迫、反卖国的宣传。

清华大学自17日起罢课3天,并发表《反饥饿反内战罢课宣言》,得到各校响应。北平学生在罢课期间,各校组织宣传队分赴市区向各界群众宣传反饥饿反内战。

18日,国民党政府发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10人以上的请愿、罢课、罢工和示威游行。遭到全国学生的反对。次日,上海学生7,000余人欢送沪杭区国立院校学生“挽救教育危机晋京代表联合请愿团”,并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

其他各地学生也纷纷派代表赴南京请愿。20日,京沪苏杭地区16所专科以上学校6,000多学生为“挽救教育危机”举行联合大游行。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当时时代的主要特点是( c)

A. 和平与发展

B. 战争与和平

C. 战争与革命

D. 和平与改革

C【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知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①现实需要: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理论。②物质条件、阶级基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③时代主题:二十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④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⑤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⑥主观条件: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个人因素。由此可知,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特点是战争与革命。因此,选择C选项

TAG标签:#世纪 #前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