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尚之范>生活>心理>九一八事变经济背景

九一八事变经济背景

尚之范 人气:1.14W
九一八事变经济背景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擅自发动的军事冒险行动,以1万多兵力进攻拥有20万之众的东北军,居然取得了全胜,然后侵占整个中国东北,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固然不是由当时日本政府授意的,却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因为日本正深陷经济危机,不但广大底层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生活日益贫困,连资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将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或者直接入侵中国,是很多日本人念念不忘的野望。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擅自发动的军事冒险行动,以1万多兵力进攻拥有20万之众的东北军,居然取得了全胜,然后侵占整个中国东北,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固然不是由当时日本政府授意的,却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因为日本正深陷经济危机,不但广大底层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生活日益贫困,连资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将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或者直接入侵中国,是很多日本人念念不忘的野望。

另一原因是日本的不公平贸易政策,大大损害了英美等国的利益,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对日本的贸易战,使日本的出口锐减,工业发展受到沉重打击。

日本当时的主要出口货物是棉纺织品,同时也是外汇的主要来源,而这恰好也是英国的传统出口商品,两者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面对有大英帝国光环加持的英国棉纺织品,日本采取的手段也很干脆——价格战。

918事变背景:

日本:经济危机的打击

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

国策基准策略的制定

以及关东大地震

国际: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忙于应对经济危机

国际上绥靖之风盛行

国内:国共内战(这个时候国民党正在全力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

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华北事变背景

1933年长城抗战《塘沽协定》签订之后,日本暂时将对中国“武力鲸吞”的露骨侵略方式转变为有序推进的“渐进蚕食”方式,即企图一口一口啃噬掉中国。这样,继东北之后,华北顺理成章地成为日本侵略的下一个目标。在日本的既定世界霸权方针下,中国民众和中国共产党、熟悉形势的世界各国观察家都非常清楚,日本绝不会满足仅仅占据东北的现状,华北必将成为东北之续。

日本侵占华北的具体谋略,使用了“华北分离”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方法,则和炮制伪“满洲国”的手法如出一辙,即收买小部分汉奸,强奸民意,凭空捏造出“地方自治”的假象,在刺刀威胁下实现“自治”,进而在刺刀控制下完成“独立”。这完全是日本侵略者一手制造的自欺欺人的荒诞闹剧。但日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掩人耳目,缓和国际干涉。日本法西斯的阴险狡诈不可谓不恶毒。但是,中国人民决不允许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得逞,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斗争。然而,面临如此紧迫的态势,南京政府当局竟继续对日妥协退让,丧权辱国,步步撤退,导致日军得寸进尺,越发贪得无厌,华北和中华民族产生了空前严重的危机。

九一八事变”的时代背景是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TAG标签:#九一八事变 #